伴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普及,毫米波技术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正在推动通信速度和容量的革命性提升。尽管毫米波频段(30GHz-300GHz)具有宽带宽和低延迟等优势,但其高频特性对信号生成的精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作为测试系统的关键设备,如何生成高精度毫米波信号已成为技术突破的重点。
一、毫米波信号生成的技术原理
通过直接频率合成或锁定传统信号发生器(如相位锁定环,PLL),这种技术可以生成射频信号。然而,毫米波段的高频率和宽频带特性给传统方法带来了相位噪声和频率稳定性等方面的挑战。现代解决方案往往采用“基带信号+上变频”架构:首先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生成低频基带信号(如I/Q调制信号),然后通过上变频器将其移动到毫米波频段。在这个过程中,本地振荡器(LO)的精度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通常采用高稳定性的恒温晶体振荡器(OCXO)来降低相位噪声。
二、关键组件与技术创新
1. 高性能上变频器:设备应具有宽频带覆盖能力(例如支持24-44GHz),并采用双电路拓扑结构实现上下同步变频。例如,虹科TMYTEK运用PLL系统,Box生成高精度的本地振荡信号,并结合混频技术实现频谱运动,从而确保信号在变频过程中保持高保真度。
2. 校准和补偿机制:毫米波信号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信号发生器需要内置自动校准功能,以实时补偿温度漂移或部件老化造成的频率偏差。通过合作使用高精度的衰减器和滤波器,可以有效抑制杂散信号,并优化输出的动态范围。
3. 软体定义平台:基于FPGA或DSP的灵活结构,允许用户通过编程自定义调制方法(例如QPSKK)、QAM-256)满足不同测试场景需求的波形参数。
三、测试场景中的高精度实现
信号发生器需要在5G基站或终端设备的性能验证中生成低EVM(误差矢量范围)、高度稳定的调制信号。举例来说,利用矢量信号分析软件对相位噪声、幅度波动进行量化评估,通过实时频谱分析仪监测输出信号的频谱纯度。虹科方案将发射模块置于屏蔽箱内,配备标准增益喇叭天线,从而有效降低外部干扰,确保信号的功率和频率参数准确可控。
四、应对挑战的未来方向
虽然当前的方案已经能够高精度生成毫米波信号,但成本和功耗依然是主要障碍。未来的技术可能会着重于集成设计,例如将逆变器和信号源模块组合到单一芯片解决方案中,同时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实现自适应校准,从而进一步提升频率的稳定性。另外,与massive MIMO技术的协同优化将促进毫米波通信系统的综合性能提升。
作为5gmm波测试的“心脏”,信号发生器的高精度信号生成能力是验证通信设备可靠性的基础。毫米波技术将继续突破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的限制,通过硬件架构创新和软件算法优化,为自动驾驶、工业物联网等应用场景提供更强大的通信支持。
深圳市北汉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于2014年由国内有关单位发起设立,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电子测试测量领域的综合服务商。北汉科技总部设在深圳,在北京、成都、天津 西安和苏州等地设有分支机构,拥有一支专业团队。通过与业务伙伴的紧密合作,凭借覆盖全国几个地区的营销服务网络,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方便、快捷的本地化服务。 公司的客户涉及工业电子制造、通信及信息技术、教育科研、航空航天、微电子、新能源、节能环保等行业和领域。通过与致远电子、罗德与施瓦茨、北京大华、德国EA、AD-LINK和上海凌世等知名厂商的合作,为客户提供产品增值销售、应用系统集成、计量校准、第三方检测、维修维护和科技资产外包管理等综合服务。 欢迎致电!客服热线:0755-27852001,华南马总 13823181061,华北/华东张总 15301355508
|